1)第三五二章:100万册出版发行_大时代1977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林晓光当然不知道自己这个弟弟,很不安分,还在暗地里编排他。

  此刻,他正在接待远道而来的夏岚。

  保姆端过来一杯咖啡一杯茶,咖啡放在夏岚面前,茶放在他面前,夏岚说声谢谢,才盯着他,道:“小光,1977第一部已经发行有小半年了,你这第二部,也该写好了吧?”

  他挥挥手,保姆还没注意到,曾媛跑过来,兴冲冲问:“姐夫,什么事?”

  “书房里,书桌上,放着一个箱子,箱子里是稿件,你拿下来。”

  “好的。”未婚少女,就比已婚妇女活泼多了,当下曾媛甜甜一笑,随即蹦蹦跳跳走了。

  看到他让人去拿稿件,夏岚就知道第二部已经写好,瞬间松一口气:“写出来就好,写出来就好,上一次,那本书连续三次加印,印了一百万册,都卖掉了,你这第二部一出,估计又要引起一次轰动了。”

  林晓光去年10月份结婚,12月份才把《1977》第一部写好,然后赶在第一届本科生毕业前夕,以及留学生出国留学前,把这本书出版发行。

  销售情况还不错,当月卖出不到5万册。

  然后,这本书墙内开花墙外香,许多去了美国以及其他地方的留学生,之前不知道这本书,后来在同学的推荐下一看,顿时引起强烈共鸣,纷纷托亲友从国内带过来。

  国内的大学生一看,看这样子《1977》里面讲的东西不是骗人的,于是更多的渴望着出国的人,纷纷慷慨解囊。

  销量就此步入新台阶。

  《1977》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轰动之后,逐渐扩散到其他群体,比如高校教师圈,乃至高级知识分子圈,有过出国经历的前辈,发现这本书言之有物,寓意颇深,便在报纸上写书评,推荐这本书,然后影响越来越大。

  最后,被文化部出版局注意到了,可能是书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,让部里的领导备受触动,于是一纸令下,各地新华书店都向长江文艺进货。

  与此同时,教育部也向全国大专院校,推介这本书。

  就这样的,《1977》从民间走入官方的视角,而发行量越来越多。

  整个八十年代,就林晓光所知,发行量在50万册以上的,就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的《基督山伯爵》,发行107万册,上沪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的《红与黑》,和1980年版的《简爱》,分别发行156万册和53万册,以及分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,和上沪译文出版社于今年出版发行的《少年维特之烦恼》,各发行88万册和92万册。

  还有《战争与和平》,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《牛虻》,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等都曾成为出版热点和阅读热点。

  当时文艺理论书也特别畅销,如刘再复的《性格组合论》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s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