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130章复国_澳洲风云1876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一套心得,无非是衣食住行这4项再加上治安和司法,可以考量出一个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。

  城市建筑是否光鲜亮丽,街道公共汽车线路是否完善,普及型的轿车有多少?

  饭馆酒楼多不多,普通民众的衣着打份,晚上出行是否安全,夜市是否兴旺,脸上是否经常露出幸福的笑容?

  大致浏览一遍,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。

  数十年来

  帝国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官员考核,权力机构互相制约的政府机制,在实践中不断完善,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行政体系。

  而这其中最大的监督机制就是封建民主制度,如今正向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过渡。

  其中标志性的事件,就是在李福寿返回澳洲本土之后亲自坐镇,推动的修改宪法议程。

 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社会大讨论,发动全民参与,《大洋帝国民主宪章》业已日臻完善,到了瓜熟蒂落的程度,可以推进最后国家议会表决程序,并且由帝国皇帝签署实施。

  这是李福寿心中的一件大事,只有推进了《民主宪章》真正贯彻落实,才能够让大洋帝国进入长期稳定有序的民主发展轨道,避免人治的致命缺陷,开启民主法治进程。

  代价就是要丧失主导帝国的独裁统治权利,心中虽然略有些遗憾和失落,但更多的是欣慰。

  大洋帝国虽然是李福寿一手创立的华人国度,但并非是他的私有物品,而是整个帝国亿公民共同拥有的家园,除了9600多万华裔公民,还有1400多万来自80多個民族的帝国公民,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。

  在此次世界大战中

  沙俄,德,奥匈和奥斯曼四大传统世界列强先后分崩离析,非常直观的展现的君主独裁制的致命缺陷,一人独裁,全国遭殃。

  李福寿可不愿意重蹈覆辙,把希望寄托在后代君主的英明神武上,那也忒不靠谱了。

  在他的手中,有一封白色信笺,信封已经打开了,李福寿也看过了;

  这是帝国科学院院士,帝国大学物理系主任玛丽-居里夫人写来的一封言辞真挚的感谢信。

  在信中

  玛丽-居里夫人用最谦卑诚挚的语言,感谢帝国支持并且帮助波兰复国,帮助波兰临时政府训练军队,建立临时政府现代化的运行机制,并且提供可贵的金融帮助。

  这一切,都让玛丽居里夫人感激涕零,纵有千言万语,也无法表达出内心激动之万一。

  “圣上,这廊厅里九月风寒,不能久吹,微臣冒昧进谏,请圣上移架宫内才是。”皇室秘书处副处长梁如浩神情恭敬的禀告。

  李福寿将深邃目光从远处收回来,将手上的信件递给他,吩咐道;“以我的名义回一封信,多以嘉勉。”

  “微臣遵旨。”

  “走,进去吧。”李福寿掀开腿上的羊绒毯,站起身来向宫里行去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s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