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843章回顾29年发展历程_澳洲风云1876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基本医疗卫生网络。

  这与“美丽新农村运动”相辅相成,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,创建卫生环境,提高全民寿命和幸福感,让人们切切实实感受到发展的红利。

  在教育领域

  大洋帝国的中小学校分为三类,以公立学校为主,私人贵族学校和慈善学校为辅,在总计6000多座中小学校中,仅慈善学校就有1100多座,含皇室捐助的769座,教会学校238座,社会善心人士捐助的107座,成为基本教育的有力组成部分,基本能够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。

  考虑到八年基本义务教育需要投入更多资源,为此,政府支出方面将会重点向教育倾斜,将占据政府开支总额的近10%,以推进全民教育政策。

  相比较而言

  军事开支在政府支出中只占据不到8%的比例,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据%,连1%的比例都不到。

  说明大洋帝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主的社会,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,全力发展工业与科技,而没有如同扶桑国一样,把一半以上的政府开支拿出来穷兵黩武,支持陆海两军疯狂发展准备,参与远东争霸。

  在重大历史关头,李福寿保持了战略的冷静性,选择了最合理的策略以避免与伦敦彻底决裂。

  事实证明,这是一项极为英明的战略决策。

  建国之初

  陆海两军有一股大干快上,全面扩张的发展思潮,陆军部希望维持60余万人的大规模军队,甚至进一步扩张。

  海军希望打造20艘战列舰以上的庞大舰队,拿下吕宋群岛,全面侵占荷属东印度群岛,顺便把新西兰也摘下来。

  这种种的扩张冲动,全都被李福寿以无与伦比的威信压了下来,着手对南北战争后的陆军实行大规模裁员,三年只退不征新兵,军队员额从63万削减到14万,将节省下来的巨额军费用于发展经济,恢复南方州生产。

  海军部也迎来了5年无新舰订单的空白期,海军预算一减再减,只能维持基本的职能。

  事实证明

  李福寿的清醒决策是正确的,澳洲南北战争震动了英伦三岛,在伦敦的舆论界,李福寿的形象也从女王陛下忠贞臣子转变成了祸国巨奸,要求大英帝国实施武力干预计划的言论占据了主流,这对新生的大洋王国造成严重威胁。

  暗地里,李福寿发动了十几年积累下来的欧洲人脉关系,撒下大量金钱干扰舆论,拉拢腐蚀伦敦上流社会人士,通过与英国敌对的积极德、法、俄、美外交,赢得世界强国的承认,这让英国顾虑重重,最终令伦敦武力干预计划迟迟不能出台。

  可以说,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。

  另一方面

  北方联军在战争中不顾伤亡的强攻猛打,迅速将战线推进到墨尔本,并通过奇兵出击一举奠定胜局。

  至此,伦敦的武力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s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